绿宝贡资讯:
近日,浙江宁波市鄞州区面向全体市民再推出 1 万块 「共享稻田」,认领截止时间为 9 月 30 日。这次 「共享稻田」 每块 100 平方米,每年给认领的市民提供 50 公斤大米,认筹价格 1000 元。这个运用众包、众筹、共享等新经济理念的 「共享稻田」 帮扶项目,是鄞州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的一次创新尝试。
一端连着浙江宁波市的市民,一端连着吉林和龙市的农民,神奇的互联网,让两个相隔数千公里的地方,真正实现了 「天涯若比邻」。「共享稻田」 让农户直接面向消费者,减少了许多中间环节的利益蚕食,切实让农民的 「米袋子」 变成了 「钱袋子」,让农民劳动的价值得到更充分的彰显。
摆脱贫困的帽子,说到底还得依靠市场的力量。「共享稻田」 不是单向度的 「授人以鱼」,而是让传统农业嵌入互联网,实现了市场需求与供给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。对于农民而言,「共享稻田」 既解决了销售难题,又让大米卖出了一个好价格;对于市民而言,「共享稻田」 不仅搭建了一个参与慈善公益的平台,也让他们得到了有品质的大米作为馈赠。
伴随着市场化、商品化进程,当今的农民越来越多地进入或者被卷入到一个开放的、流动的、分工的社会化体系之中,与传统的封闭的小农经济形态渐行渐远。传统种植业如果在改革创新中停滞不前,难免会遭遇市场的 「滑铁卢」;即使是优质大米,和龙农户也曾经遭遇了卖不出去、卖不出好价格的困境。「共享稻田」 实现了 「互联网+农业」,主动拥抱了市场,得到了宁波市民的热烈回应。
伴随着物质生活的渐次丰盈,消费文化逐渐从 「将就吃」 转变为 「讲究吃」;为了吃得更有品质,不少消费者宁可多花一些钱。「共享稻田」 不仅让市民得到了参与慈善公益的满足感和认同感,还能够在稻米生产的过程中得到一对一的 「私人订制」,既确保了大米的品质,也让市民在参与的过程中满足自己的精神诉求和情感需要,可谓一举多得。
「稻花香里说丰年,听取蛙声一片」,诗意化的语言,描绘出令人向往的田园生活。那些对土地和农村充满敬畏和感情、坚守在乡土大地上的农民们,应该从土地上得到更多的回报与激励。让传统种植业拥抱 「互联网+」 的时代潮流,减少中间环节,消费者和农民都会从中受益。江西大米的网络发展之路也可以借鉴这个模式。
那些在遥远的地方辛苦劳作的农民,并非与我们没有任何关系的陌生人;「共享稻田」 建构了一个利益共同体和情感共同体,实现了多方的互利共赢。与 「输血式扶贫」 相比,「共享稻田」 依靠的还是农民的穷而有志和自力更生;「共享稻田」 不仅会让农民的物质条件得以改善,也会提振他们的信心和精神风貌。
内容采自网络,侵删!